跨代剝削

其實香港人也許對政治,存著誤解,所以會將民主奉為理想,高高在上;但就是因為其形象高高在上,在香港這個凡事實際的城市,就被「實際主義」者視為虛無,而「理想主義」者又往往無力施為,最終就只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每一次都聲嘶而起,然後力竭而回。

香港的「實際主義」,源自難民心態,再被殖民教育深化。香港的公民追求,都只是由求「生存」到求「希望」再到求「機會」,講「理想」、談「夢想」根本從來都不存在,因為「唔實際」。直至近十年,要推銷所謂的才藝教育相關產品,「夢想」,就如「民主」一樣,被放在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位置,這樣,叫價就可以更高。

在香港橫行幾十年的樓奴模式,就如電影Matrix一樣:香港人用畢生積蓄放下首期,買一個連轉身都有困難的籠,然後每天工作供這個籠的建造費,每日電話、電視、上網、飲食、超市盡在旗下,更要每月交管理費,去維修計入建築成本的所謂共有空間,業權郤由大業主隨意圖利,但很多人還是趨之若騖;也是因為所謂的置業「夢想」。那個買樓致富的夢想,於九七移民潮後深化,普遍香港人都會認為樓能保值,卻看不到樓價可持續以高比率上升的原因。從前港人買樓,以實用面積計價,要自己髹油裝修、置電器傢俬,現在是整套出售,將這一切連設施食價計入,樓價當然會隨物價每年上升。但賣樓時卻沒有人會計算裝修及設施損耗拆舊,買方又只視為「升值」結果而沾沾自喜,久而久之就成買賣雙方左手交右手造就的長升神話。

若將位置倒轉,把物業折舊算在公司帳上,攤消成本就會變成管理費開支,又可從樓奴身上吸多一點血,就知這一切的荒謬。以所謂的持續上升遮蓋的拆舊減值,只是轉嫁到下一手買家,繼續音樂椅的遊戲。這些年來,在政府默許下以建築面買賣固然是問題,但香港人圖短利、貪即食的代價,就剝奪了原本可以豐憸由人的選擇。

在市場學中,建立品牌的目的,就是增加溢價;放於教育,父母就會更加心甘命抵。但這個「夢想」品牌,只是繼李氏樓奴後另一個商業模式的起始。由「興趣履歷」開始,香港的小朋友,從幼稚園到大學,東奔西跑累積「興趣」,持續不了的就是「生活體驗」,最少能放在「履歷」,從為求學到為求職,「興趣」只是手段,這就對了「好實際」的香港人的胃口。但背後,便能為西九這個商業工程,帶來大量「藝術」表演勞工,來支持未來旅遊娛樂工業;供應增加,成本便自然會降低,是很簡單的成本部置。但原屬商業投資上最昂貴的開發成本,就經「教育才藝」之名轉移到學生及家長身上。

這個「植商入學」的營運模式,是一個可千秋萬世的剝削架構,比李氏的請君入甕更加惡毒。現在的教育商品,由政商聯手製造「需求」,令小朋友「履歷」變成常規,利用父母們的「甘心」。一般人在樓價租值不斷上升、薪水停滯不前下,早已左支右拙,再加上這些日日新鮮的「栽培」子女代價,就會令可有的儲蓄化為烏有,連可不可以退休也成問題。到一個人的黃金工作期過去,就是子女上大學之時,一是由子女自己借貸學費,一是按樓幫忙。無論是那一條路,總之那筆債就是終其一生也脫不了身。

這一身債,如在老一代身上,就可能退休無期;如落在後生身上,就令其學業剛終、事業方始已舉步為艱。如今世界商管系統已然成熟,職場上升空間有限,所以薪資職位也當不會有甚麼大突破;這從行業頭面人物還是廿年前的那些人,就可以知道。既然薪水有限,會反哺的,就多少會影響自身發展,也會減低其對再下一代提供的資源。這一切環環相扣,令人一生只有不斷工作,代代相傳,社會的勞力人口就穩定了;供應愈多,勞工成本就愈低,有如法國大革命前貴族之下的奴隸階級,就渾然而成。這還未計,以為再無所求就可安享晚年的老屋被強拍。這一切在某程度上,是政商合謀下教育社會無情無義,數代以後,就是如今中共的地獄鬼國。


-


財閥的無愧

香港的財閥,從九七後,持著中共未經濟堀起前對港穩定的恐懼,用臨立會出賣港人利益,廢租管、集體談判權,削除民間反制;又以政商關係、延後利益,一直改變法制,製造對自己有利的營商環境,擴大壟斷,遇到反抗如反壟斷立法,就動用建制派、功能組別護航。這二十多年來,對香港民生的剝削,罄竹難書。今時今日,只是與虎謀皮不成反被咬,是沒甚麼好怨的。

對付資本家,共產黨是最拿手的,也許其當年對張子強的一番話:「我只能教你做好人,但你要我做什麽,我不會了。你只有一條大路,遠走高飛,不然,你的下場將是很可悲的」,可以拿來好好自我反省。至於香港人,敵人的敵人,未必就是朋友;想想過去廿多年是被誰怎樣的剝削,也想想現在怎樣可以利用狗咬狗骨的空間,然後反敗為勝、撥亂反正。

-

李嘉誠在《南方都市報》的專訪中道:「我一生的原則是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就是最後那分錢,要很小心。」悦耳的超人邏輯,在香港郤只看到「賺到盡」的現實。

在李氏的辦公室桌頭的相框內,是一幅他自己寫的小箋:「求百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可皇國之外,為一人之榮,只見萬人之怨。

對社會,他說:「我認為提供免費午餐難以解決貧富懸殊問題,唯有為年青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提高普羅大眾的就業條件和機會,脫離跨代貧窮。」買不了樓、結不了婚、生不了仔,就沒有跨代貧窮的問題了。

繼續「問心無愧」吧。


-


從過去看將來,化失敗成教訓。

黃毓民投的一張棄權票,在公民黨梁家傑就誤導道歉後,人民力量仍不斷製造疑點,伙同媒體,利用一般人不明白原動議和修正案關係及議會程序,借機抹黑。既然如此,政治本是利益計算,那就回歸原點,計得清清楚楚,再加一個推演;從過去看將來,化失敗成教訓,使被一夜解散的民氣不致於全數浪費。看不了電視,就看清楚議員的面目。

既定條件:
內會議案決議,採取簡單多數票(simple plurality/simple majority),即贊成票多過反對票,即可獲得通過,棄權票不計算在內。大會議案決議,採取分組投票,要同時得到地區直選及功能界別的過半數出席議員投票贊成,議案才會獲得通過。如果有人在「原動議」提出「修正案」而獲通過,「原議案」便會加入「修正案」的措辭,這就如文法中的語法修飾詞(grammatical modifier),可以改變原有文句的意思。

議案推演:
以有強烈民意支持議案為基礎,將原動議「免費電視牌照申請中所有文件」換上「冇篩選的普選」,而「免除行會及商業機密文件」換上「有篩選的普選」,以兩個議案的投票結果,分析議員對將來「普選」議案的取態可能。(如果有人在「普選」原動議提出「有篩選條件的」修正案而獲通過,「普選」便會加入「有篩選」的措辭,變成「有篩選的普選」。)

投票分析:
綠色(不論有冇篩選都贊成)
紅色(不論有冇篩選都反對)
灰色(不論有冇篩選都缺席/棄權)
淺綠色(贊成有篩選,對冇篩選缺席/棄權)
粉紅色(反對冇篩選,對有篩選缺席/棄權)
紫色(贊成有篩選,反對冇篩選)
橙色(反對有篩選,對冇篩選缺席/棄權)
黃色(贊成冇篩選,對有篩選棄權)

其實這個議案的投票結果,顯示令人嘆為觀止的「基本盤」平衡穩定,但又有很強的機動性:若在內會原動議缺席/棄權的7票投贊成,議案便會通過,成為關鍵票可獲最大的政治籌碼;而大會採取分組投票,整體反對票不用多於贊成票,功能組別夠票,就可以肯定議案會被否決(就算用簡單多數,缺席/棄權的3個建制票,也足可平反敗局,所以就是黃毓民投贊成,也只能輸;一直缺席/棄權的2票,就是保險),計算非常精確。留意兩陣基本盤的「協調」,近似舊年選舉的配票情況;而從機動「規律」,則可見政治投機取向。

有趣的是,那一大遍「綠海」,只有「不論有冇修正都贊成」,看不到一點堅持。在整個議案投票中,唯一「贊成冇修正,不支持有修正」的,就是如今仍被政敵藉詞攻擊的黃毓民;至於投棄權票,也許就是在一個民情洶湧的議案中,堅持反對「有違原則修正」而不影響投票結果,又能與建制派劃清位置的選擇,是「雖千萬人,吾往矣」。一個投票,誰在堅持,誰在走位,誰只是爭取所謂的「階段性勝利」,清清楚楚。

-

現時立法會議席,一半由功能組別產生,撇除5個超級區議會議席,30個功能組別的議席只需20多萬張選票,而35個地區直選的議席卻需要300多萬張選票。透過分組點票的機制,民意基礎小的功能組別議員可以否決由三百萬選民選出的直選議員。立法會議事規則第46條規定,取消議員的資格、發回重議的法案、彈劾特首、修改基本法、修正《基本法》附件一:行政長官產生辦法及修正《基本法》附件二:立法會產生辦法,更須取得至少三分之二立法會議員同意才獲通過。


-


香港的《1984》,「和平」就是「抗爭」。

一直以為對「新語」解究,每有新詞都戒慎恐懼,引源示例、拆解剖析,就可以提醒香港人對詞彙於政治思維之導向;然顧新忘舊,一回頭,殊不知其實早就開始,亦已殖入深化。

《1984》所提的新語例子,如「戰爭」就是「和平」那麼明顯着跡,香港人咁醒,點會中計?但實際上,左膠的一個「包容」已比較易於理解,仍可無限上綱混淆「文化」及「不文明」;而中產的所謂「理性」,就更把香港人將對待「剝削、不公平、霸權、侵佔」等應有的積極反對態度,變成「消極退縮」的冷處理反應。所以,香港人點止中計,正情已經中降;單單利用這一點「醒」,就已能將香港人的「自信」,變成負資產。

二十多年來,「和理非非」其實是一個封印,令香港人面對警察不公、土共橫行時,連一句粗口也不能說,忍辱就是「和平」、麻木就是「理性」、不反抗就是「非暴力」、不奮辯就是「非粗口」。現在的香港,除了休息、工作、再工作,就是遊行、集會、再散會,已成「傳統節目」,民運捐款也跟過年派利事差不多;可以預見,如果所謂的和平與愛佔中成事,將來自綁投降就是「抗爭」,政府也就不用再怕人民「造反」。有如《1984》的「和平」就是「抗爭」、「包容」就是「公平」、「麻木」就是「理性」,分別真的很大嗎?

「幻覺嚟啫,呃我唔到嘅」
如果牛頓根本就沒有被蘋果中頭,華盛頓的花園也從來沒有櫻桃樹,你還會以為改寫事實真的那麼難,而世事也都真的給施主看透了嗎?

-

數百年來,蘋果砸牛頓砸出萬有引力定律,一直是科學史上的佳話。然而英國皇家學會披露「牛頓回憶錄」作者威廉·斯蒂克利的手稿證明,「蘋果砸中牛頓」並不屬實,只是經過一代一代人,根據一段對話加工「演繹」而來,是一個渲染的故事,目的是推廣科普教育的。事實,是一個蘋果掉在地上,打斷了牛頓思考重力問題的思緒。
http://bbs.tianya.cn/post-no05-275055-1.shtml

華盛頓砍倒櫻桃樹道歉的故事,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誠實」典範。事實是,華盛頓的父親,在他十一歲的時候就逝世了,而在他維琴尼亞的家附近,也沒有櫻桃樹。這其實是聖公會牧師維穆斯 Mason Locke Weems 杜撰的故事,是為了推銷偉大領袖的形象。
http://www.tp.edu.tw/topic/201007/c1.html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57383851011242&set=a.353900724692890.82537.349165895166373&type=1&theater

落後的外衣遮蓋不了35年的蒼老

從前科技不發達,每個人看電視都要安坐家中;然時代改變生活規率,對電腦的時間多過電視,要一家大少安坐家中吃飯看電視,已成難事。源用「古代」的電視收視率計算模式,用「機頂盒」只是以機械代替人手做「日記」,根本是換湯不換藥、瞞天過海,落後科技的外衣遮蓋不了35年的蒼老。

香港的「電視觀眾研究」,自1978年以日記簿形式,至1991年改用個人收視記錄儀。此研究除得到無綫及亞洲兩間電視台認可 ,還有4A廣告公司及影視處共同監察,理應廣為業界及公眾所接受,但時至今日,收視數據的可靠性仍備受質疑。「電視觀眾研究」本身是抽樣研究,準確及可信性的基本要求是:(一) 方法學的設計;(二) 研究設計的執行。而調查公司必須按合約的要求,於每年第三季進行全港性的「電視人口調查」Establishment Survey,以確立人口形態比例分佈,作為下年度之抽樣依據,如果發現有所偏差,須於十星期內糾正,並定期向電視台報告,確保代表性 (Panel Balance)。同時,技術委員會每6至8個星期開會,提出有關方法學和執行問題, 調查公司必須作出交待,甚至作出修訂。

這樣嚴謹的硏究理應可信,但要注意的「是抽樣及概念界定」,如何「定義」可以影響調查的方法設計,有導向性的調查大家也見不少了。而「被導向」的調查結果,就可以改變「研究執行」的方法,因果相隨;這跟政治上先改詞彙的「新語效應」是一樣的。還有其中的「客戶」關係:無綫亞洲的廣告市佔比率是95:5,而廣告商除了賣創作就是做media buy,當只有這樣極端的兩個「客戶」,但只有一個落廣告的選擇,可有的中立性最多就是5%。

現在網民呼籲熄電視表達不滿,因為收視率是以很少人見過的監察系統作黑箱採樣統計,個人相信作用不大,但既然有人發起而參與成本甚低,當聚眾練習也不是壞事。若以中醫理論止病於源,用藥之道由逆轉生態開始,改變病源適宜生存的環境就可去病更生;以香港電視生態論,要改變遊戲規則,沖擊的目標該是調查公司。

-

香港現時的收視調查服務是由尼爾森(Nielsen)提供,接替「央視」CSM,提供為期5年的調查服務,調查樣本以8百個家庭共2,400個樣本,亦加入互聯網直播電視的調查數據。尼爾森有一個 The Nielsen Code 中有這一條「Impartiality - Be influenced by nothing but your clients' interests. Tell them the truth.」這也就是很多西方機構為公司文化定位的核心價值 (Core Values), so, let's tell them the truth.

http://hk.nielsen.com/site/index.shtml

-

收視率=收看人數(或家戶數) / 觀眾總人數 (或總家戶數)。收視率指在某個時段收看某個電視節目的觀眾人數,以百分比表示。簡單來說,收視率的計算,是把接觸率及其收看的時間同時計算在內。而接觸率只計算被訪者昨日曾否收看過某些節目,至於收看時間(Intensity)就沒有包括在內。高接觸率的電視節目,不一定有高收視率,原因可能是觀眾只瀏覽一至兩分鐘就轉台。

一般由電視台委託調查公司,通過電話,裝置機盒或其他方式取樣調查來得到收視率;大部份的其他調查都是電話抽樣訪問研究,所得的結果是接觸率(Reach)。這個資料在「電視觀眾研究」的數據中也有類似的資料,但現時兩間電視台一般公佈的是收視率(Ratings),不是接觸率。所以現時許多其他抽樣調查公佈的數據是接觸率,並不是收視率。只不過他們往往混淆了這兩個基本概念,把接觸率當作收視率來公佈。而這兩個概念根本不可以作出比較。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54900357926258&set=a.353900724692890.82537.349165895166373&type=1&theater

普選推演

黃毓民投的一張棄權票,在公民黨梁家傑就誤導道歉後,人民力量仍不斷製造疑點,伙同媒體,利用一般人不明白原動議和修正案關係及議會程序,借機抹黑。既然如此,政治本是利益計算,那就回歸原點,計得清清楚楚,再加一個推演;從過去看將來,化失敗成教訓,使被一夜解散的民氣不致於全數浪費。看不了電視,就看清楚議員的面目。

既定條件:
內會議案決議,採取簡單多數票(simple plurality/simple majority),即贊成票多過反對票,即可獲得通過,棄權票不計算在內。大會議案決議,採取分組投票,要同時得到地區直選及功能界別的過半數出席議員投票贊成,議案才會獲得通過。如果有人在「原動議」提出「修正案」而獲通過,「原議案」便會加入「修正案」的措辭,這就如文法中的語法修飾詞(grammatical modifier),可以改變原有文句的意思。

議案推演:
以有強烈民意支持議案為基礎,將原動議「免費電視牌照申請中所有文件」換上「冇篩選的普選」,而「免除行會及商業機密文件」換上「有篩選的普選」,以兩個議案的投票結果,分析議員對將來「普選」議案的取態可能。(如果有人在「普選」原動議提出「有篩選條件的」修正案而獲通過,「普選」便會加入「有篩選」的措辭,變成「有篩選的普選」。)

投票分析:
綠色(不論有冇篩選都贊成)
紅色(不論有冇篩選都反對)
灰色(不論有冇篩選都缺席/棄權)
淺綠色(贊成有篩選,對冇篩選缺席/棄權)
粉紅色(反對冇篩選,對有篩選缺席/棄權)
紫色(贊成有篩選,反對冇篩選)
橙色(反對有篩選,對冇篩選缺席/棄權)
黃色(贊成冇篩選,對有篩選棄權)

其實這個議案的投票結果,顯示令人嘆為觀止的「基本盤」平衡穩定,但又有很強的機動性:若在內會原動議缺席/棄權的7票投贊成,議案便會通過,成為關鍵票可獲最大的政治籌碼;而大會採取分組投票,整體反對票不用多於贊成票,功能組別夠票,就可以肯定議案會被否決(就算用簡單多數,缺席/棄權的3個建制票,也足可平反敗局,所以就是黃毓民投贊成,也只能輸;一直缺席/棄權的2票,就是保險),計算非常精確。留意兩陣基本盤的「協調」,近似舊年選舉的配票情況;而從機動「規律」,則可見政治投機取向。

有趣的是,那一大遍「綠海」,只有「不論有冇修正都贊成」,看不到一點堅持。在整個議案投票中,唯一「贊成冇修正,不支持有修正」的,就是如今仍被政敵藉詞攻擊的黃毓民;至於投棄權票,也許就是在一個民情洶湧的議案中,堅持反對「有違原則修正」而不影響投票結果,又能與建制派劃清位置的選擇,是「雖千萬人,吾往矣」。一個投票,誰在堅持,誰在走位,誰只是爭取所謂的「階段性勝利」,清清楚楚。

-

現時立法會議席,一半由功能組別產生,撇除5個超級區議會議席,30個功能組別的議席只需20多萬張選票,而35個地區直選的議席卻需要300多萬張選票。透過分組點票的機制,民意基礎小的功能組別議員可以否決由三百萬選民選出的直選議員。立法會議事規則第46條規定,取消議員的資格、發回重議的法案、彈劾特首、修改基本法、修正《基本法》附件一:行政長官產生辦法及修正《基本法》附件二:立法會產生辦法,更須取得至少三分之二立法會議員同意才獲通過。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54536161296011&set=a.353900724692890.82537.349165895166373&type=1&theater

傳媒解毒

香港現今的主流傳媒,不是自我審查,就是玩弄文字,製造誤導;讀者閱文時,請小心。

附圖是《明報》2013年11月2日的報導,文題是「商界憂發牌損公平制度」,導向是「發牌」損公平制度;但內文的實質是「有商家朋友向他反映對發牌風波的關注,憂慮政府破壞公平規則,關心本港現在到底是法治抑或人治」,指向是憂慮「政府」破壞公平規則,並非「發牌」損公平制度。題文相逆,不要說是手文之誤。

其實這種誤導手法,也不是第一次,比較複雜的,如2012年直選,也是《明報》,內文是「今屆立法會地區直選投票率超越上屆水平,為約53%,較4年前高出約8個百分點,投票人數更達約183萬,是回歸以來新高。」事實卻是,投票率53%不是新高,04年是55.6%,所以只用較低的08年作比較,突出百分點「增長」,再以「更」連接投票人數,後以「是回歸以來新高」作結。這個長句,「投票率超越上屆水平」是一組,「投票人數是回歸以來新高」是另一組,本無關係,數字只是附設,當中不用;或。號分隔,就是要製造「今屆立法會地區直選投票率超越上屆水平…是回歸以來新高」的誤解;而投票人數,因為人口會每年增加,所以是必然會按年上升的。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47652751984352&set=a.470705843012377.1073741831.349165895166373&type=1&theater

優先攤牌

其實一個香港議會,要做一個以「港人優先」為政策依歸的討論已經荒謬,又竟然會被所謂的民主派否決就更加奇情。從一個「港人優先」修正案,就可以預視民主黨及工黨的選舉部署;這一次投票也是攤牌,說明他們的選民目標,就是「新香港人」。

民主黨及工黨的選民指向,明顯是根據2012年的大選數據:投票人口360萬,老人票急升到60萬,未來幾年新移民人口可從每日150單程證預算,弱勢關係工黨票源,若以福利、工作機會壟絡就會比較容易;而如果中共大量殖民,以投票率53%推算,就算有普選都未必有用,所以民主黨支持大中華,就有望補救流失在本土的票源。這種做法,跟民建聯的擁抱回歸、蛇齋餅糉一樣,都是政治酬庸,為的是政黨,而不是選民。代價,就是香港的本土利益。

也許很多人對「港人優先」取態被指的歧視,還會有點迷糊。這很正常,因為這是他們一直沿用,而行之有效的辯說方式:將一切有利自己的所謂「理據」無限放大,如普世價值、和平與愛的至高無尚位置,跟著就可以在道德高地,指摘反對者視野狹隘,更可扣上法西斯的帽子。用無限上綱辯論是沒有反對餘地的,所以在是否分化、歧視、排外上討論就只會愈辯愈空泛,理論總是各有其理,但一般市民就愈聽愈不明白,最後不了了之,目的就達到了。其實,對這類偽邏輯的議題,最好的方法是將焦點收窄,放回現實:叫任何不支持「旺角優先」的去選旺角區議會,看會有甚麼結果?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47081362041491&set=a.470705843012377.1073741831.349165895166373&type=1&the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