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覺失調

要清楚知道「公民授權」、「公民提名」跟「公民投票」的分別,不然,就會像「國民教育」混淆「黨民教育」一樣,堕入名目爭論、語言偽術的陷阱。

佔中及真普聯提出的「公民授權」,是在沒有明確條件下「套權」,跟在空白支票上簽名是差不多的。沒有既然定候人、也沒有既定原則、亦沒有既定必然目標、連退出權也沒有。就是說,經「套權」後,選甚麼人、做甚麼行動、放棄甚麼原則、出賣甚麼利益,都不是公民可再過問的事,而公民也沒有撤銷提名的可能,只變成是被授權的人或團體的談判籌碼。這個「套權」行為,近似法律上的「授權書」,授權以後,選民就會失去主權。而最危險的是,若被授權的團體,與中共簽訂新的約章,就可駕空《基本法》的「國際」承諾,因為有「公民授權」,到時被中共視為「外國勢力」如英美,就再不可「說三道四」,香港就會失去國際支援,等同自廢武功。

而「公民提名」,理論邏輯上,是可令選民實踐「提名權」的方法;但於「佔中」或「普選」這些綜合議題上,是一種基於「理想」的公平主義:社會上每一個合資格選民,都有平等的權利。這個理想原則,由「學民思潮」這些非政治團體提出,是合理而應該的;因為他們不需要為政治利益考慮,只需為公民自身利益發聲。但「公民提名」於現實的操作,雖然公平原則相同,有別於黃毓民的「全民制憲」因為對單一議題進行「公民投票」,大都只是「贊成、否決、棄權」的簡單選擇,而以目前科技作電子投票,公民成本可以很低而實行力高。單一議題投票相對於選舉提名,其複習性就如選一道菜跟辦一場婚宴的分別,公民成本亦如個人能力於現實的不平等,其結果就會產生看似公平,但實際傾斜的操作。這就如理論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窮人跟有錢人打官司,資源優勢可影響勝負,該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政治本身只是一具均衡利益的機器,原本就並非為神聖或道德的原則創立,所謂的民主就是追求一種公平的競爭方式。陳雲的「議員提名」,只要以直選議員為基礎,就是一個基於「現實」的提案,當中可能出現的傾斜,也是現時香港政治的實況。要爭論這是否會延續不公平,是不現實的;因為如要完全改變現在的議會壟斷,建構一個公平「理想」,除非港人真的願意付出,造就一場革命推翻政府。不要忘記,建制或偽民主派的直選選票,也是一個實在的民意援權,對於投票給他們的人這也是民主的;而從舊年的投票率來看,這47%不行使投票權的人,其實也是默許這種不公平選舉持續的,這就是現實。「議員提名」並不完美,也不是公平的理想,但是具備「公民授權」及「公民提名」沒有的制衡基制:直選議員的公民投票,也就是所謂民主國家的自我修正能力,政黨輪替。

文無第一,若只爭辯那個理論最完美,是永遠都沒有結論的。世上永遠沒有一個制度可滿足所有人的需要,也沒有一個方法可以解決所有問題。香港政治的荒謬,在於香港人會為民主付出「計較」,會在選舉投票「現實」,但又會在議論上對「完美」堅持;不是精神分裂,就是思覺失調。理想,不是免費午餐,也不是新年揮春上的「不勞而獲」;而不能於現實中運作的叫夢想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27954387287522&set=a.353900724692890.82537.349165895166373&type=1&theater

發展空白

社會上每有甚麼問題牽扯到經濟,很多人都會即時搬出自由市場理論,競爭發展就是硬道理。但一個社會,如果連保留過去價值的權利都沒有,每次都推倒重來,文化就無法生根成長;就好像現在的香港一樣,只會盲衝,最終一片空白。

發展,應是基於改善原則,能承先啟後,可不斷進化。在資本主義社會,所謂發展,許多時只是鼓吹消費的借口。基建増新,在落後地區是一種工業手段,令社會可以與世界接軋,拉近系統距離。但在香港這個已高度發展的城市,制度及設施均居世界前列;多一條鐵路、多一個購物區,其實對整體經貿幫助不大,得益的只是個別企業,可以多一些旅客、多一些零售點。但為了這些個別利益,社會郤要付出沉動的整體代價;小生意做不下去、小市民生活艱難。換句話說,這就是投資管理的資源挪動,動的是公有資產,受益的是私企,受害的卻是人民。

一個多元社會,應該是可容許各人以各人的資源作各自的選擇,不論資源的種類、數量的多少,令各行其技、使各取所需;而壟斷,就會減少選擇,同時亦會阻礙發展。香港人的做事方式,融合中西傳統之精鍊、國際系統執行的原則、及殖民統治下的靈活,本應可游走不同制度,選擇更多更易。可惜,大部份人只甘於劃地為窂,仍然活在舊日「揾個好老公、揾個好老闆」的求主心態,其實就是封建的但求明君、甘於臣伏;隨波逐流的結果,就是令不公平的制度,如無償加班正常化、集體談判權被廢等,由私到公持續壟斷傾斜。一個社會的方向,應是大部份人意志的結合,而不是任由傳媒的㧧擺,只隨大企業的指標,盲從政府的規劃而定的。

起一條鐵路,鏟平幾條村莊,是對本土文化除根;這跟城市化,以屋苑單位隔閡,減少隣里發展的政治考慮,是一樣的。凡事必有因;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政府敢無情無義,很多時都是由知道人民會公私不分而開始的。只為私產私情集會,不為公平公義發聲;沉默的大多數,往往就會是被代表的一羣。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26017097481251&set=a.353900724692890.82537.349165895166373&type=1&theater

沉默的墮落

人若要堅持一些原則,當然要付出一些代價;如果說在默默的支持,就只會在悄悄的失去。泛民的底線一推再推,公民的借口一找再找;民主,就是這樣失去的。

香港人的政治參與不足問題是「甘心」,劃地為牢,就是常言的封建式「逆來順受」,克薄的說是「自甘墮落」這些所謂「惡」言,很多人都不喜歡聽現實一樣,很多時都不想面對。人生有很多問題,面對現實是解決的開始;政治,更加如是。那些一直都在「睇定啲先」的人,稍為回顧一下過去,所謂的「之後先算」,其實自己就甚麼沒有做過;如果有試過投資的話,就該更加明白。

無論是否基於自私,或揾借口解套自己的消極退縮:凡事皆鎖在偽理性的思維模式,行為邏輯止於討論的口腔期。稱之為偽理性因為理性只是人思想的一個工具,若不是器為人用,而是人為器用,就是本末倒置;很容易理性就會埋沒知性,最後人就會變成機器。論之為口腔期,因為民主的討論,基於各人價值觀不同,往往就是沒有結論;世上從來就沒有一套理論可以滿足所有人的價值,也沒有一種方式可以完全均衡所有人的利益。民主是一個相對的機制,令社會可以有一個比較公平的環境,讓不同的價值各自競爭,所以若只將民主放到絕對的位置進行討論,實質行動就只會苦無寸進。

香港過去二十多年的陷落,是源於政制傾斜造成的競爭不平等,而公民竟然沒有反抗的行動。民權,就如市場份額,不反抗就如不競價,不競爭就會被人輕易侵佔;生活在香港這個高擧資本主義城市內的人,是不可能不知的。而「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是標榜「自由經濟」的人常說的話;只是,人的貪婪,「醒目仔」信奉的投機主義,也總是會期望可以不勞而獲的。民主的基礎,是自主;沒有自主意志,就會自甘墮落。

-

逆來順受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就是承受其實所謂逆來說的是生命中的不完美,順受所講的是用平常心去面對,順著世道情理以最好方法處理就如太極不是一味捱打的逆道違民豈能為順原本是正面的被普遍扭曲廣泛深化以後就成奴民思想

-





貓倫

陳雲的「貓論」,指出的是世界觀較廣闊的自然「倫理」,但很多人看到的只是相對狹窄的「情理」;更甚的,是如將「反對民主黨」說成是「反對民主」、「反對支聯會的六四悼念方式」說成是「反對悼念六四」、「反對現時佔中的行動方式」說成是「反對佔中」、「反對聲討虐貓高於聲討土共迫人」說成是「反對聲討虐畜」;這些都是單維思考(One-Dimensional Thinking)下的錯誤二分法(False Dichotomy),也是二元論的「法西斯」手法。

「反對聲討虐貓高於聲討土共迫人」,除了是倫理,也是法理上的比例相稱原則(Proportionality),亦是「知所先後」的道。倫理錯置,養畜不如畜,育小孩不如小孩;就是現代社會貓不能捕鼠、狗不懂守戶、小孩不再天真的原因。不要以為幫貓狗穿衣就是愛護,其實那會剝奪動物毛髮自我調節的能力,令它們在愈趨人工的環境更易生病。而有些時候,看到有富人厚待竉物的新聞,很多人也會有「人不如畜」之感,但在「只見流氓虐貓,不見土共迫人」時,為何又會不明白倫理之重要?倫理在公,情理在私;當公私逆常,世道就會亂,有因有果。

-

單維思考(1DT),是基於假困境謬誤導致的錯誤結論,大多數問題的想法,總有一個是/否,黑/白,正/負的前設(False Dichotomy),以極端的方向看事情,一切都必須適合他們的善/惡的範例,同意的就是「好」,不同意的就是「壞」。

相稱性(Proportionality),比例概念是
解釋法律中公平和正義的標準,特別在憲法的法律,協助辨別正確平衡之間的限制,糾正措施的性質和邏輯。

禮記: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譯文:「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是不可能的。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20488371367457&set=a.353900724692890.82537.349165895166373&type=1&theater

抽空偽術

要抽空現實用無限上綱是很容易的,說「仇人也是鄰舍」的,就是沒有會在自己門前拉屎的鄰舍,所以看到的就永遠只有鄰舍沒有屎;但有切膚之痛的,看見的卻是一篤篤實實在在的屎。所以要高舉一句話前,就必先要了解事實,不然,不是年少無知,就是自取其辱。

「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麼,問你能為國家做些什麼?」這句話,不只能做戲謔的萬能key,背後更是很多人頼以支持自己平庸之惡的理由:「我納了那麼多稅,你們又做了甚麼?」這除了是一個偽邏輯、也是一種偽理性,以為一個公民的責任,就是納稅;其實,這是一種奴民心態,進貢了、交了保護費,自己就心安理得。這種思想,在資本主義社會,亦是以消費者視點對待所有事情:捐了錢給政黨、慈善團體,自己就盡了責任,沒有捐的就甚麼也沒有做;所以之後可以自我感覺良好,繼續膚淺的自以為是。

當一個政府無道、政客無能,作為公民,就要肩負監察的責任。而所能運用的方法,除了選票,就是行駛反對權;若法治成為暴政工具,便要作出公民抗命。那些被認為是「使唔使呀」的事,正正就是說的人沒有做,但那些會身體力行負起公民責任的人所做的事。要提反問前,應該做的是自省,不是自作聰明。

-

「人最終都要靠自己,重點唔係要求政府畀你多少錢和福利。」
全港貧窮人口達129萬人,即平均每6名港人,即有1人是活於貧窮線之下,就是政策傾鈄造成的;而反對的人現在做的,就是要「靠自己」扭轉形勢。

「許多問題和壓力,都在默默解決,不是每事都向公衆交代的。」
政府施政做事,必需透明才可防腐,就是應每事都向公衆交代。

「不想再施加壓力,想畀佢一份鼓勵。」
政府施政背離民情,而沒有反對壓力,就是縱容惡法、鼓勵暴政。

「呢份工,角色實在好難做。」
社會領袖會影響很多人的生活,如沒有能力承擔或不能解決困難,就應退位而不是苟存。

-

其實肯尼迪的就職演說,是有不可分割的前題:「讓我們永不因畏懼而談判。但我們決不能畏懼談判。如果一個自由社會不能幫助貧困的多數,就不能保全富有的少數。」

"Let us never negotiate out of fear. But let us never fear to negotiate. If a free society cannot help the many who are poor, it cannot save the few who are rich."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18740148208946&set=a.353900724692890.82537.349165895166373&type=1&theater

容許而立,默許而終。

政治,的確很討厭,話題轉來轉去都毫不新鮮,也實在很煩;但對於身處圍城以內、刀已架在頭上的人,沒有風花說月的籌碼,也沒有旁觀的權利。

今時今日還可以養尊處優講包容的人所擁有的一切,其實就是從過去政制所「容許」發生的機會而來的;而近年一般人生活日益艱難的境況,就是現在政制偏離民生、「容許」機會被壟斷的結果。所以不要以為你現在擁有的就會是永恆,當政制持續陷落,你現在被「容許」下所能有的一切,也隨時會在被「容許」下灰飛煙滅;因為政治,從來就是一場如何令非法變成合法、又將合法變成非法的遊戲,既然你不參與,那就只能做被玩的角色。

自九七後,香港已逐步變成一個壟斷的城市,樓房、電力、交通、食物、超市等,特別是電視壟斷,傳媒生態其實跟文化發展是成正比的。當大部份的電視電台節目內容,與每個商場都會看得到的「吃喝玩樂」四字大明咒緊密呼應,就是運用市場學的形象傳銷:以廉價感情包裝消費空洞,官能刺激取代內容深度,用觀看時間一分一秒擠走人的思想空間。從近年主流文化的單面墮落,就可以知道香港文化被侵蝕得體無完膚。沒了文化,價值觀就容易改寫;沒有思想,人民就容易統治。可以出現持續壟斷,並不是偶然的事,被廢除的租管、集體談判權、加入集會不反對通知書,這些加加減減,都只是開始。今日租金可以隨意調升、罷工時公司可以不跟工人談判、上街示威可以隨時被控,當年很多人的毫不在乎,就是導致這些曾經被「容許」的權利默許喪失的原因。

暴政,永遠都是在大多數人民
默許下發生的;而戰爭,從來亦都是少數人爭執令大多數人受害的事。只是一直那大多數人都不會去想,如何推翻那少數人。在香港發生戰爭的機會近乎零,因為是亞洲區現時最重要的交易市場,各國都有大量資產,現代戰爭就從來沒有在有主要交易所的地方發生過。香港能成為國際都會,不是一個偶然,而是一個計劃;早在香港重光前已被定為亞洲區的國際自由港,協同發展,列强勢力互相制衡。雖然香港沒有戰爭的能力,也不需要,但絕對有抗爭的本錢,只是大部份人都沒有自主的意志。「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古人一早便說了;而匪類,亦當然是欺善怕惡的。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15718788511082&set=a.353900724692890.82537.349165895166373&type=1&the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