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對「新語」解究,每有新詞都戒慎恐懼,引源示例、拆解剖析,就可以提醒香港人對詞彙於政治思維之導向;然顧新忘舊,一回頭,殊不知其實早就開始,亦已殖入深化。
《1984》所提的新語例子,如「戰爭」就是「和平」那麼明顯着跡,香港人咁醒,點會中計?但實際上,左膠的一個「包容」已比較易於理解,仍可無限上綱混淆「文化」及「不文明」;而中產的所謂「理性」,就更把香港人將對待「剝削、不公平、霸權、侵佔」等應有的積極反對態度,變成「消極退縮」的冷處理反應。所以,香港人點止中計,正情已經中降;單單利用這一點「醒」,就已能將香港人的「自信」,變成負資產。
二十多年來,「和理非非」其實是一個封印,令香港人面對警察不公、土共橫行時,連一句粗口也不能說,忍辱就是「和平」、麻木就是「理性」、不反抗就是「非暴力」、不奮辯就是「非粗口」。現在的香港,除了休息、工作、再工作,就是遊行、集會、再散會,已成「傳統節目」,民運捐款也跟過年派利事差不多;可以預見,如果所謂的和平與愛佔中成事,將來自綁投降就是「抗爭」,政府也就不用再怕人民「造反」。有如《1984》的「和平」就是「抗爭」、「包容」就是「公平」、「麻木」就是「理性」,分別真的很大嗎?
「幻覺嚟啫,呃我唔到嘅」?如果牛頓根本就沒有被蘋果中頭,華盛頓的花園也從來沒有櫻桃樹,你還會以為改寫事實真的那麼難,而世事也都真的給施主看透了嗎?
-
數百年來,蘋果砸牛頓砸出萬有引力定律,一直是科學史上的佳話。然而英國皇家學會披露「牛頓回憶錄」作者威廉·斯蒂克利的手稿證明,「蘋果砸中牛頓」並不屬實,只是經過一代一代人,根據一段對話加工「演繹」而來,是一個渲染的故事,目的是推廣科普教育的。事實,是一個蘋果掉在地上,打斷了牛頓思考重力問題的思緒。
http://bbs.tianya.cn/post-no05-275055-1.shtml
華盛頓砍倒櫻桃樹道歉的故事,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誠實」典範。事實是,華盛頓的父親,在他十一歲的時候就逝世了,而在他維琴尼亞的家附近,也沒有櫻桃樹。這其實是聖公會牧師維穆斯 Mason Locke Weems 杜撰的故事,是為了推銷偉大領袖的形象。
http://www.tp.edu.tw/topic/201007/c1.html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57383851011242&set=a.353900724692890.82537.349165895166373&type=1&theater
《1984》所提的新語例子,如「戰爭」就是「和平」那麼明顯着跡,香港人咁醒,點會中計?但實際上,左膠的一個「包容」已比較易於理解,仍可無限上綱混淆「文化」及「不文明」;而中產的所謂「理性」,就更把香港人將對待「剝削、不公平、霸權、侵佔」等應有的積極反對態度,變成「消極退縮」的冷處理反應。所以,香港人點止中計,正情已經中降;單單利用這一點「醒」,就已能將香港人的「自信」,變成負資產。
二十多年來,「和理非非」其實是一個封印,令香港人面對警察不公、土共橫行時,連一句粗口也不能說,忍辱就是「和平」、麻木就是「理性」、不反抗就是「非暴力」、不奮辯就是「非粗口」。現在的香港,除了休息、工作、再工作,就是遊行、集會、再散會,已成「傳統節目」,民運捐款也跟過年派利事差不多;可以預見,如果所謂的和平與愛佔中成事,將來自綁投降就是「抗爭」,政府也就不用再怕人民「造反」。有如《1984》的「和平」就是「抗爭」、「包容」就是「公平」、「麻木」就是「理性」,分別真的很大嗎?
「幻覺嚟啫,呃我唔到嘅」?如果牛頓根本就沒有被蘋果中頭,華盛頓的花園也從來沒有櫻桃樹,你還會以為改寫事實真的那麼難,而世事也都真的給施主看透了嗎?
-
數百年來,蘋果砸牛頓砸出萬有引力定律,一直是科學史上的佳話。然而英國皇家學會披露「牛頓回憶錄」作者威廉·斯蒂克利的手稿證明,「蘋果砸中牛頓」並不屬實,只是經過一代一代人,根據一段對話加工「演繹」而來,是一個渲染的故事,目的是推廣科普教育的。事實,是一個蘋果掉在地上,打斷了牛頓思考重力問題的思緒。
http://bbs.tianya.cn/post-no05-275055-1.shtml
華盛頓砍倒櫻桃樹道歉的故事,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誠實」典範。事實是,華盛頓的父親,在他十一歲的時候就逝世了,而在他維琴尼亞的家附近,也沒有櫻桃樹。這其實是聖公會牧師維穆斯 Mason Locke Weems 杜撰的故事,是為了推銷偉大領袖的形象。
http://www.tp.edu.tw/topic/201007/c1.html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57383851011242&set=a.353900724692890.82537.349165895166373&type=1&theater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