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大陸的殘體字,屬於毛澤東時代為響應蘇聯國際化語言,而推動漢字拉丁化,實際上是廢除漢字的政治性產物。而所謂古時所造的俗字,本源行草,而中共是用草體找尋簡化規律做殘體字。推動初期的借口,是要令當時文盲較多的社會多些人識字,後期於印刷及電腦輸入未普及前,令書寫速度較快。但中國文字以象形為始,字體意象超越一般字符組合文字,聯想能力較強而思考組織可以穿越字義。文字結構缺失可以減弱思考能力,其實有政治考慮。殘體字會增加歧義,同中共一貫混淆詞彙一脈相承,愈簡就愈多文字重疊,愈模糊就愈可以隨意解說;從文化殘缺製造腦殘,以便易於統治。而現代中文排版,因軟件或懶惰關係,多以橫排,亦比直排減慢閱讀速度;也是劣字駒逐良字。
-
蘇聯在十月革命後,列寧提出「拉丁化之東方偉大革命」運動,開始在遠東地區向中國人進行「掃盲」,「協助」各民族改用俄語。1952年在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下,成立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重點研究漢字簡化,在會議上指示:「嚴格的拼音原則,是採用中國共產黨員,在蘇聯創制的那套拼音文字是最合理的」。文改會估計,漢字難以在短時間改為拼音文字,中間會有新舊文字的過渡時期,因此在策略上,需破壞漢字形體,削弱漢字效用,以簡體字創造漢字內部利於拼音化的條件。目的就要由廢除漢字開始,取締文化,改造思想。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92654970817464&set=a.472431319506496.1073741832.349165895166373&type=1&theater
-
蘇聯在十月革命後,列寧提出「拉丁化之東方偉大革命」運動,開始在遠東地區向中國人進行「掃盲」,「協助」各民族改用俄語。1952年在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下,成立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重點研究漢字簡化,在會議上指示:「嚴格的拼音原則,是採用中國共產黨員,在蘇聯創制的那套拼音文字是最合理的」。文改會估計,漢字難以在短時間改為拼音文字,中間會有新舊文字的過渡時期,因此在策略上,需破壞漢字形體,削弱漢字效用,以簡體字創造漢字內部利於拼音化的條件。目的就要由廢除漢字開始,取締文化,改造思想。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92654970817464&set=a.472431319506496.1073741832.349165895166373&type=1&theater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