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武

遣詞用字一直都是一種政治工具,詞句調度用得精準可以建構思路框架導向預期政治效果,是一門高深藝術。將「黨民教育」一改成「國民教育」就能牽引家國情緒㒚沒內容,爭論在名義愈多便愈容易蓋過本源屬性,就似香港從來只有「自由市場」方便殖民通商但總以「自由經濟」為商業歪理解脫,「篩選」也是「普選」,而以「暴力」混亂「勇武」都是一樣,就如奧威爾(Orwell)在其著作《1984》所寫的名言:「戰爭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無知就是力量。」

強者因霸而動武謂之暴;弱者因義而動武謂之勇。非理性的暴力叫暴戾;理性的暴力叫勇武。香港的統治者及協助的傳媒將勇武、威武或自衛的武力泛稱為暴力,將暴力與非理性掛鈎是可怕的洗腦,所謂語言植入即是將勇武、威武、尚武的武字消滅了,代之以暴力泛稱,但警察執法時卻稱之為動武而不叫施暴。

認清楚暴力是甚麼,被強權欺壓的社會才有希望。和平、理性、非暴力是起義的緊箍咒,彷彿和平與理性的衡量標準就是非暴力了,一旦動武就不是和平與理性了。弱者除了和平抗爭,動武是不可剝奪的最後手段。從立法會扔蕉、示威青年搶咪,到包圍地產霸權商店、堵塞地鐵出口及街道、自焚與擲石乃至組織起義都是暴力。弱者在對抗強權的時候承諾不使用暴力是放棄行動升級的壓力,是在暴政之下的自我繳械。

六四事件中北京學生就恃著自己手無寸鐵和非暴力作道德光環,而下場就是死。不要以為和平理性非暴力會使當權者恐懼和反思,反而他們只會更無所不用其極地打壓反對派。面對恃勢凌人而不可理喻的暴政和強權,人民有動武之權。勇武的前提是智慧與仁愛,必須向民眾解釋爭取的是甚麼,為何要中止秩序,為何要衝撞強權,為何要不惜犧牲生產效益和身體性命。要建立動武的共識,要爭取市民認同為何要衝撞執法是比動武更艱難的事業。這需要一顆和平的心,一副理性的頭腦,一張銳利的口齒,一枝鋒利的文筆。最後手段的動武,倒是容易。

-

中文的武是褒義詞。勇猛、剛直謂之武。勇武是儒門正教。孔子講的智、仁、勇其中的勇就是實踐智慧和仁愛的勇氣。無勇不能成智與仁,不能成為大儒君子。仁者無勇,處處退讓便成為犬儒。正直與剛就是勇武。面對強權壓迫,堅持正義奮勇向前,「雖千萬人,吾往矣!」謂之勇武。

【詞目】勇武
【譯義】勇猛威武
《文子·上德》勇武以強梁死,辯士以智能困。
《淮南子·覽冥訓》夫死生同域,不可脅陵。勇武一人,為三軍雄。
《漢書·平帝紀》秋,舉勇武有節明兵法,郡一人,詣公車

【翻譯例句】
The settlement of the wilderness was a worthy endeavour, honour is important, and courage and justice.
開闢荒原是極有價值之偉業,榮耀、勇武、正義乃為頭等重要。




-

http://www.inmediahk.net/自由標籤/勇武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57300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wan-chin/陳雲勇武社運初見成效元旦大遊行的戰略檢討/527156010641686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